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1.dyndns.org)(xys.3322.org)◇◇

答Tarheel《公开批评不容易--王怡真的误读了吗?》

张远山

  Tarheel网友:

  感谢阁下的善意批评。

  阁下说拙文“要借着给朋友纠错谈国内批评之风名存实亡的问题”,如老吏
断狱,一语中的。十分佩服!然而大作说,张远山的“文章是要谈健康的批评方
式,就是要公开直接的批评,那么表明作者与批评对象的关系对此有无帮助呢?
这让人颇为怀疑,因为读者可能会理解为只有自己人才更有批评的资格。”

  我以为在批评之前先交待一下批评者与被批评者“惺惺相惜”的“亲密”关
系,对健全批评风气是有帮助的。按正常逻辑似乎难以得出阁下的推论:“只有
自己人才更有批评的资格”。而只能得出如下推论:亲疏远近固为世间常态,也
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,但严肃的批评不能把私谊置于公义之上。

  阁下还说:“张远山对于朋友的批评虽然是公开的,却也手下留情,客气得
很。”我认为健康的批评应该充满善意,而不宜张扬敌意。批评不是泄愤,有理
不在声高,酷评之风不可长。更何况是批评朋友,当然与批评不是朋友的人不一
样,仅有理智而没有感情的人是非常可怕的。我只不过强调感情不能压倒理智甚
至颠倒是非,却不主张“天地不仁”地无情打击和残酷斗争,更反对像道学家那
样为了增加道德积分而悖逆人情地对亲友同道“大义灭亲”施以辣手。关于批评
朋友的分寸,先贤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:“子贡问‘友’。子曰:‘忠告而善道
之,不可则止,毋自辱焉。’”(《论语·颜渊》)即使被批评者不是朋友,只
要尚未表现出拒绝批评的冥顽不灵,就宜点到即止。也就是先与人为善地把被批
评者假设为闻过则喜的君子,只有当被批评者闻过则怒,暴跳如雷且无耻狡辩,
才有必要金刚努目地大力护法。不管具体情形,总是狮子搏兔般用尽全力,似有
猛张飞之嫌。阁下或许是对无理也声高的网络谩骂久染成癖,所以觉得拙文不够
过瘾了吧?

  如果阁下更深思一些,或许还能看出拙文的文外之旨:对韩非“说难”说的
非难。“说难”说之提出,是韩非的奴才心态使然。他告诫天下所有的奴才,对
主子进言,要谨守奴才本分,掌握说话分寸,万不可像邻人之父那样直言无忌,
否则就会撄主子之逆鳞,招来莫大灾祸(参见拙著《寓言的密码》中卷之《为帝
王代说丑话--龙有逆鳞》)。然而我认为大无畏的知识分子宜直道而行,直言
而论,则说无难矣。至于文贵曲不贵直,谋篇措词尽量跳出俗套,则是对艺术的
敬意,与奴才心态无关。我写文章不喜欢穷形尽相,而愿意留点余味,这也是对
读者的尊重。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;十步之内,必有芳草。读者中必有深藏不露、
不屑饾饤的高人,为文者切不可妄自尊大,以为宇宙至理,敝人已发覆无遗;天
丧斯文,尽在洒家。

  最后要说的“题内”话是,大作的副标题似乎很容易让读者误解。如果这也
属于明知故犯地跳出俗套,那么不是我思之未深,就是阁下深不可测了。

  张远山2003/8/2

(XYS20030802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1.dyndns.org)(xys.3322.org)◇◇